阳朔,这个漓江边的小渔村,现在已经与丽江古城一样,成为小资的代名词。其实当年从杨堤走到兴坪,饱览漓江最美景色,曾经是徒步旅行的最佳地,也是放松自己最好的地方。现在,许多人也许不一定想要一个纯粹的旅行,但是可以到这个风景秀丽的小镇,去寻找风景与浪漫的结合,让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得到某种释放。
在阳朔的码头,这个老人带着他的鸬鹚给游客拍照,一次几块钱。记的2002左右,我们来到这里徒步漓江,像老人这样的方式谋生的方式还是不多的,当年名头最响亮的莫过于月亮妈妈了,一个能用好多外语跟老外卖东西的老太太,拿着苹果对着老外喊着“阿婆”(Apple),卖一些水果和当地的土特产什么。当然了,现在一切都有很大变化,如果你想沿着漓江徒步,不管如何,你得买120元的门票,才能进入,不像当年背着背包,带着几个馒头,便可以自由地欣赏美丽的风光了。
正因如此,好多年没有像以前那样,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阳朔徒步,然后在西街上喝点咖啡,发发呆。突然想去拍照了,于是再一次故地重游。当信心满满地去了,不料变化实在是太大,天公也不作美,于是选择了晚上去拍点不同的东西。天将黑,花了几十元坐上一个据说是可以拍到漓江渔火的游艇,和一帮子老外,从阳朔码头出发了。夜晚的漓江虽然不好拍,不过景色确实迷人。
记得以前的漓江上的渔民都是打着红色的灯笼,带着鸬鹚,划着小船,泛舟于漓江之上,大可以拍到点点渔火。这次到了江中,才看到两个渔民驾驶这电动的小船,船前挂着电瓶灯,在刺眼的白光之下,几个鸬鹚在船头向前游着,老外都看得饶有兴趣,但是我们却是失望之极。
阳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,倒不是这些让老外着迷的鸬鹚,而是漓江的山水和阳朔老菜市场那一元一大碗的白粥,还可以任吃的各种小菜。现在旧的菜市场被新的取代了,很多非常有特色的东西也随之而消失。许多后来的旅行者也许你看到不是当年真正的阳朔,以及那些纯朴的风情。
这些老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,在江上风吹雨打地捕鱼劳作,每晚带着鸬鹚,准时到这里等待游客,让大家拍照,拿点小费,成为了一个表演者。这样的生活,对他们来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,但从老人的脸上,已经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泰然的感觉。
阳朔周围的小山都已经被巨大的射灯照耀得如同白昼,即使在夜晚,也能看到清清楚楚。不过就像张艺谋在此举办大的大型表演“印象刘三姐”一样,人们在欣赏到本土的歌舞的同时,也担忧那些被毁坏的自然景观,于是很多驴友自今还是抵制去观看。
阳朔的西街的夜晚,到处都是人头攒动,不像以前都是些旅行者,白天徒步累了,在西街吃点东西,聊聊天,在酒吧听听一些自弹自唱的歌手慢摇曲。现在阳朔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,都是整车整车的游客涌到了西街,穿梭不息的人潮,让西街少了许多的幽静。也有人会说,游客是无法阻挡的,不能只让少数人享受这个地方,阳朔,大家都有份,可是我们依然怀念过去的那个阳朔。
虽然以前那种20元一晚的地方已经成为一种怀念,但是走进一些小巷子,一些很有特色的廉价客栈还是随处可见的,这些地方仍然成背包客的最爱。比如这家游方客栈连锁阳朔店(观景楼主题客栈)地方不大,也不豪华,但是布置有味道,居住的都是旅行者,好侃,好玩、容易交朋友,常人说的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”嘛。
西街在灯光下,阳朔周围的山比白日显得格外壮观,可惜大家都沉浸在西街的狂欢之中,少有人走到街头的僻静处洗洗欣赏。阳朔西街的建筑等似乎没有什么变化,只是人多了许多,但是商业化的步法快过了我的看法,过去的时光不再,阳朔、西街,还有那些日子和感觉,已经成为过去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