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有沙河粉、肠粉,南宁有老友粉、柳州有螺蛳粉,桂林有桂林米粉,外地的就不说了,单说百色各县,隆林有鸡肉粉、凌云有狗肉粉、田阳有卷筒粉、就连小小的百育还有响亮的生榨米粉和烧鸭粉成为招牌,人家都精明的把粉食当成本地传统文化紧抓不放,唯独同样是粉“丝”的百色,一样特色招牌粉都难说得上嘴。
其实百色右江区有很多外地难以媲美的特产,只没被充分发挥光芒,圣女果、芒果、麻鸭、八角、茶油等特产,通常被靠山吃山以最原始最“土”的形态被外地收购,在外地深加工改头换面成他们的招牌,以前在四塘华侨农场的芒果菠萝果脯也有点名气,民间的猪网油春卷也被人们赞不绝口,但难以被外人所知。八十年代,还能够常在百色街头看到的糖醋、七醋、马打滚、五层糕、糕丁、云吞面、蘸糖浆蛋散、糯米灌狗肠等美食,现在只能够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故事来跟孩子来讲述,百年传承毁于一旦,可惜啦~
在桂林,很多米粉店都打出独家秘方百年老字号的招牌。柳州,为了助力螺蛳粉文化发展,政府给予每一家在省外的螺蛳粉店万元奖励,甚至把螺蛳粉制成“快餐面”推广到全世界、梧州龟苓膏、豆腐花、艇仔粥、横县芝麻饼等都是美名远扬的美食,百色政府也应该多支持挖掘鼓励本土的美食文化,打出自己的名片